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广义上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后的剩余产品。
按照作物种类,可将秸秆分为大田作物秸秆和园艺作物秸秆。大田作物秸秆包括禾谷类作物秸秆、豆类作物秸秆和薯类作物秸秆等粮食作物秸秆,以及纤维类作物秸秆、油料类作物秸秆、糖料类作物秸秆等经济作物秸秆。再往下分就是每个具体作物的秸秆,如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园艺作物秸秆包括草本的蔬菜、果树和花卉作物的秸秆,但不包括苹果、桃等木本植物修剪或其他操作产生的剩余物。目前,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所说的作物秸秆仅指大田作物秸秆。就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的总称,通常指小麦、玉米、油菜、大豆及其他农作物在收获果实后的剩余部分。
近年来中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处于稳步发展期,2022年中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为2065.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41%。
2016-2022年中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2019年起,农业农村部建立了包含13种主要农作物的全国秸秆资源台账,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涵盖了产生秸秆的2963个县级单位、使用秸秆的3.4万家市场主体,以及34.3万户抽样农户。《报告》基于台账数据,分析了当前全国秸秆利用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4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88.1%;2022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62亿吨,综合利用率达89.80%;预计2023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88亿吨,综合利用率达90.12%。
2016-2023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及可收集资源量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随着国家扶持现代农业的力度加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秸秆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中国加大整治力度,颁布“禁烧令”、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补贴力度、鼓励秸秆发电。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国家主要从3方面展开:其一,通过政策鼓励扶持,引导农民自主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不焚烧秸秆。其二,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支持发展秸秆基料化产业、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其三,建设秸秆收储站点,提高综合利用率。
总体来看,中国秸秆产量巨大,这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市场,也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6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9.56亿吨,可收集资源量7.22亿吨;至2022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9.77亿吨,可收集资源量7.37亿吨;预计2023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将达到10.1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将达7.37亿吨。
2016-2023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及可收集资源量情况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近年来,中国秸秆产品回收均价呈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秸秆产品回收均价从2015年的274增长至300元/吨,2022年中国秸秆产品回收均价增长至312元/吨。
2015-2022年中国秸秆产品均价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行研报告内容请见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中国秸秆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专注于产业咨询和研究,提供更权威专业、更高性价比的行研咨询报告产品和服务。


2023-2029年中国秸秆行业深度调查与战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秸秆行业深度调查与战略咨询报告
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