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abc-0

2023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企业产能布局及行业市场需求前景展望[图]

硬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硬碳在2500℃以上的高温下也难以石墨化,钠离子原子半径较锂离子大35%以上,锂离子电池中主流的石墨负极无法满足钠离子电池负极的要求,而软碳材料储钠容量不足,因此钠电池主流使用的是硬碳负极。硬碳材料储钠位置和形式多样,理论容量可达350-400mAh/g。硬碳按照前驱体的来源可分为生物

质基硬碳和有机聚合物基硬碳。

 

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性能优势显著,硬碳是钠离子电池迈入产业化的关键一环,新老厂商积极布局硬碳领域,助推硬碳负极降本提效,推动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2022年我国钠离子电池产量0.5Gwh,需求量0.1Gwh,预计到2029年我国钠离子电池产销量达150Gwh、73.1Gwh。

2021-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产销量

2021-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产销量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硬碳材料最早布局企业主要为日本企业,其中代表企业为可乐丽和吴羽化学;而中国厂商中贝特瑞和杉杉股份较早在硬碳相关技术布局。目前中国佰思格、贝特瑞拥有量产能力,正在推进生物质基硬碳国产化;杉杉股份、中科电气、翔丰华等传统锂电负极龙头企业也纷纷布局硬碳负极路线;而跨界新参与者圣泉集团布局生物质基(秸秆)实现量产。

2023年头部硬碳负极材料企业产能布局

2023年头部硬碳负极材料企业产能布局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钠离子电池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硬碳因其独特的结构、低成本、高容量、来源丰富等成为最具商业化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预计2029年我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114.75亿元。

2022-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

2022-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硬碳负极材料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硬碳负极材料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从硬碳负极材料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硬碳负极材料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硬碳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硬碳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硬碳负极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度报告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硬碳负极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报告

首先介绍了硬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硬碳负极材料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硬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硬碳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硬碳负极材料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硬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硬碳负极材料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硬碳负极材料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tag: 314239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