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产业研究院通过对公开信息分析、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分析师专业性判断和评价撰写了《2026-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本报告为负极材料企业决策人及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为确保负极材料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共研产业研究院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结合市场、行业和厂商进行深度剖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热点、动态及未来趋势,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当前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态势。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储存锂的主体,在充放电过程中实现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作为电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约6%-10%),负极材料的优化对提升电池性价比至关重要,预计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29.1%。
2020-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及增速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主要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当前,负极材料市场正处在 “石墨体系主导,新技术路线寻求突破” 的关键阶段,预计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需求量同比增长28.2%。
2020-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需求量及增速
中国负极材料厂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95%。韩国厂商市场份额约2.4%,日本厂商约2.2%。中国厂商具备规模优势、客户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非中国厂商面临进入门槛和合作链条尚未完全建立的挑战。预计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均价将达3.32万元/吨。
2020-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均价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负极材料行业发展与创新,如《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等。
2025年10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政策将推动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加速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预计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4.8%。
2020-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速
共研产业咨询 - 深度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首先介绍了负极材料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负极材料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负极材料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负极材料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