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30年中国金融市场调查与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我国金融开放进程正不断推进,开放不会止步,更多的开放举措还在路上。2022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领域科技伦理指引》。指引提供了在金融领域开展科技活动需要遵循的守正创新、数据安全、包容普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风险防控、绿色低碳等7个方面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适用于指导金融领域从业机构开展科技伦理治理工作,预防和化解金融科技活动伦理风险。2022年10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办法》修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银保监会将指导财务公司做好《办法》实施工作,持续强化监管,督促财务公司坚守主责主业、强化服务集团内部的定位,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11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更好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3年2月6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2023年2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环境,集聚一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创业团队、基础平台和优秀人才,培育一批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和行业标杆,着力突破一批金融科技前沿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高质量金融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形成一批金融科技业务标准,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2023年2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办法》拓展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提出了新的风险分类定义,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的分类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分类的客观指标与要求。同时,《办法》针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出了系统化要求,并明确了监督管理的相关措施。
共研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金融市场调查与市场需求预测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金融行业的发展,并对中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细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透析。随后,报告详细解析了重点省市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以及重点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重点剖析了金融行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金融管理局、共研网、共研网市场调查中心、中国证券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金融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金融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金融行业相关概述
1.1 金融基本介绍
1.1.1 金融的定义
1.1.2 金融的由来
1.1.3 主要构成因素
1.1.4 地位和作用
1.2 金融市场简介
1.2.1 金融市场的定义及特点
1.2.2 金融市场的分类
1.2.3 金融市场的主体
1.2.4 金融市场的功能
1.3 金融工具阐述
1.3.1 金融工具的定义
1.3.2 金融工具的特点
1.3.3 金融工具的分类
1.3.4 主要的金融工具
第二章 2021-2023年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
2.1 2021-2023年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综述
2.1.1 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
2.1.2 全球金融市场态势
2.1.3 全球市场风险偏好
2.1.4 全球债券市场发展
2.1.5 全球跨境资本流向
2.1.6 美债海外需求下降
2.2 美国
2.2.1 美国金融机构构成与特点
2.2.2 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2.2.3 美国银行业经营状况
2.2.4 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2.2.5 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发展
2.2.6 美国数字金融发展情况
2.3 欧洲
2.3.1 欧洲资产管理业发展
2.3.2 欧元区金融稳定风险
2.3.3 欧洲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2.3.4 疫情对欧盟银行体系影响
2.3.5 欧洲金融机构重组趋势
2.3.6 英国金融体系改革分析
2.4 日本
2.4.1 日本金融市场发展趋于平稳
2.4.2 日本资产管理业发展情况
2.4.3 日本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4.4 日本政策金融发展中小企业
2.4.5 日本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经验
2.5 新加坡
2.5.1 新加坡金融及外汇管制体系
2.5.2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现状
2.5.3 新加坡金融创新计划发布
2.5.4 新加坡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2.5.5 新加坡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2.5.6 新加坡成立绿色金融中心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与金融环境
3.1.1 全球及中国经济金融环境
3.1.2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1.3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3.2 监管环境
3.2.1 中国金融市场监督管理
3.2.2 金融市场监督管理机构
3.2.3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历程
3.2.4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3.2.5 中国金融监管政策汇总
3.2.6 中国金融科技监管热点
3.2.7 金融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3.3 财政政策
3.3.1 中国财政政策形成过程
3.3.2 中国财政政策基本特点
3.3.3 “六保六稳”财政政策
3.3.4 中国财政政策走向预测
3.4 货币政策
3.4.1 中国货币政策基本特点
3.4.2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3.4.3 中国货币政策走向预测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
4.1 中国金融业发展综述
4.1.1 中国金融业发展改革历程
4.1.2 中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现状
4.1.3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现状
4.1.4 中国农村金融业发展状况
4.1.5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4.2 2021-2023年中国金融业运行状况
4.2.1 2020年中国金融统计数据
4.2.2 2021年中国金融统计数据
4.2.3 2022年中国金融统计数据
4.3 2021-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剖析
4.3.1 2020年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4.3.2 2021年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4.3.3 2022年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4.3.4 金融业机构资产负债状况
4.3.5 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状况
4.3.6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状况
4.4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4.4.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现状
4.4.2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状况
4.4.3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动态
4.4.4 外汇市场对外开放状况
4.5 中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4.5.1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掣肘
4.5.2 金融监管的制约因素分析
4.5.3 金融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
4.5.4 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4.5.5 金融科技监管存在的问题
4.6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对策
4.6.1 稳定中国金融市场的策略
4.6.2 中国金融业创新导向分析
4.6.3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措施
4.6.4 补横向金融短板的政策建议
4.6.5 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建议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分析
5.1 2021-2023年中国银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5.1.1 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1.2 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
5.1.3 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5.1.4 银行业主体规模状况
5.1.5 银行业市场运行状况
5.1.6 各银行总体经营状况
5.1.7 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分析
5.2 2021-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剖析
5.2.1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5.2.2 商业银行负债规模
5.2.3 商业银行经营利润
5.2.4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5.2.5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
5.3 2021-2023年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状况
5.3.1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5.3.2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状况
5.3.3 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情况
5.3.4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情况
5.3.5 银行理财业务经营态势
5.3.6 银行理财市场竞争格局
5.4 中国银行业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5.4.1 东部地区
5.4.2 中部地区
5.4.3 西部地区
5.4.4 东北地区
5.5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5.1 经营模式问题
5.5.2 行业挑战分析
5.5.3 科学发展战略
5.5.4 金融科技发展
5.5.5 行业发展建议
第六章 2021-2023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分析
6.1 2021-2023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综述
6.1.1 中国保险业取得的成就
6.1.2 中国保险机构发展状况
6.1.3 保险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6.1.4 相互保险产品发展潜力
6.1.5 保险业发展趋势展望
6.2 2021-2023年保险行业运行状况
6.2.1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回顾
6.2.2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特征
6.2.3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6.3 2021-2023年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分析
6.3.1 中国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
6.3.2 寿险公司销售渠道发展现状
6.3.3 中国寿险行业区域分布分析
6.3.4 中国寿险公司转型升级机遇
6.4 2021-2023年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分析
6.4.1 中国财险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6.4.2 中国财险市场集中度分析
6.4.3 中国财险行业重点区域发展
6.4.4 中国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现状
6.4.5 中国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趋势
6.5 2021-2023年保险业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6.5.1 2018年保险业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6.5.2 2019年保险业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6.5.3 2020年保险业区域市场发展状况
6.6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6.6.1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6.6.2 保险业现存主要问题
6.6.3 保险业转型发展路径
6.6.4 保险科技赋能对策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证券业发展分析
7.1 2021-2023年中国证券业综述
7.1.1 新修订证券法发布
7.1.2 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
7.1.3 证券行业发展机遇
7.1.4 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7.2 2021-2023年中国证券业发展情况分析
7.2.1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回顾
7.2.2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特征
7.2.3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
7.3 2021-2023年证券业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7.3.1 东部地区
7.3.2 西部地区
7.3.3 东北地区
7.3.4 中部地区
7.4 2021-2023年中国证券机构发展剖析
7.4.1 上市证券公司数据指标解读
7.4.2 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现状简述
7.4.3 证券市场资信评级机构发展
7.5 证券机构各项业务发展状况
7.5.1 证券经纪业务
7.5.2 证券自营业务
7.5.3 财务顾问业务
7.5.4 资产管理业务
7.5.5 融资类业务
7.5.6 国际化业务
7.5.7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7.5.8 证券承销与发行业务
7.5.9 其他主要业务
7.6 证券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分析
7.6.1 各类机构创新发展情况
7.6.2 机构科技治理转型
7.6.3 证券科技应用案例
7.6.4 证券科技转型展望
7.7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7.7.1 制约中国证券业发展因素
7.7.2 我国证券业存在问题
7.7.3 证券公司发展面临风险
7.7.4 行业信息技术转型策略
7.7.5 证券公司发展相关建议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其他金融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8.1 信托投资
8.1.1 信托行业基本概述
8.1.2 国内信托业务分类
8.1.3 信托资产规模状况
8.1.4 信托业务运行状况
8.1.5 信托公司监管体系
8.1.6 信托公司规模特点
8.1.7 信托行业风险类型
8.1.8 信托行业发展方向
8.2 基金管理
8.2.1 基金行业发展历程
8.2.2 基金行业监管规范
8.2.3 基金管理公司格局
8.2.4 基金管理规模状况
8.2.5 公募基金行业数据
8.2.6 私募基金行业数据
8.2.7 基金管理收益状况
8.3 小额贷款
8.3.1 小额贷款基本概述
8.3.2 小额贷款发展历程
8.3.3 小额贷款产业链分析
8.3.4 小额贷款监管政策
8.3.5 小额贷款市场规模
8.3.6 小额贷款公司规模
8.3.7 小额贷款发展问题
8.3.8 小额贷款发展趋势
8.4 财务公司
8.4.1 财务公司基本内涵
8.4.2 财务公司数量规模
8.4.3 财务公司运营状况
8.4.4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8.4.5 “一带一路”布局
8.4.6 发展挑战及对策
8.5 融资担保
8.5.1 融资担保基本概述
8.5.2 融资担保监管体系
8.5.3 融资担保建设进展
8.5.4 融资担保发展困境
8.5.5 融资担保发展对策
8.5.6 融资担保监管对策
第九章 2021-2023年中国重点省市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9.1 北京市
9.1.1 金融市场交易状况
9.1.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1.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1.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1.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2 上海市
9.2.1 金融市场成交状况
9.2.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2.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2.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2.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3 广东省
9.3.1 金融市场交易状况
9.3.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3.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3.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3.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4 江苏省
9.4.1 融资结构分析
9.4.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4.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4.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4.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5 浙江省
9.5.1 融资结构分析
9.5.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5.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5.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5.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6 山东省
9.6.1 融资结构分析
9.6.2 银行业运行状况
9.6.3 证券业运行状况
9.6.4 保险业运行状况
9.6.5 经济金融大事记
9.7 其他省份
9.7.1 湖南省金融行业运行状况
9.7.2 陕西省金融行业运行状况
9.7.3 贵州省金融行业运行状况
9.7.4 河南省金融行业运行状况
9.7.5 福建省金融行业运行状况
第十章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分析
10.1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竞争格局
10.1.1 中国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排名
10.1.2 “同代优质竞争”发展意义重大
10.1.3 农村信用社金融市场竞争分析
10.1.4 中国金融行业未来竞争趋势
10.2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0.2.1 构建国际金融指数的必要性
10.2.2 国家数字普惠金融竞争战略
10.2.3 人民币国际化的竞争力分析
10.2.4 中国国际金融贸易提升途径
10.3 2021-2023年中国银行业竞争分析
10.3.1 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
10.3.2 银行理财子公司竞争分析
10.3.3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10.3.4 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比较
10.3.5 银行理财差异化竞争格局
10.4 2021-2023年中国保险业竞争分析
10.4.1 中国财险市场的竞争格局
10.4.2 中国寿险市场的竞争格局
10.4.3 人寿保险核心竞争力分析
10.4.4 外资保险企业竞争力分析
10.4.5 中国保险业技术竞争趋势
10.5 2021-2023年中国证券业竞争分析
10.5.1 中国证券业竞争态势分析
10.5.2 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
10.5.3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趋势分析
10.5.4 外资券商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第十一章 2021-2023年中国金融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 2021-2023年中国银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11.1.1 中国工商银行
11.1.2 中国建设银行
11.1.3 中国银行
11.1.4 中国农业银行
11.1.5 交通银行
11.1.6 招商银行
11.1.7 中信银行
11.1.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1.1.9 兴业银行
11.1.10 中国民生银行
11.2 2021-2023年中国保险业重点企业分析
11.2.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2.2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2.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2.4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2.5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2.6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1.2.7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2.8 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2.9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2.10 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3 2021-2023年中国证券业重点企业分析
11.3.1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2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4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5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6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7 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8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9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3.10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二章 2021-2023年中国金融行业投资分析
12.1 2021-2023年中国金融市场融资规模分析
12.1.1 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状况
12.1.2 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状况
12.1.3 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状况
12.1.4 国内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12.2 区域金融市场运行和融资状况分析
12.2.1 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12.2.2 各区域贷款运行状况
12.2.3 各区域信贷结构状况
12.3 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现状分析
12.3.1 金融科技市场主体状况
12.3.2 金融IT企业合作动态
12.3.3 金融科技投融资规模
12.3.4 金融科技投融资特点
12.4 中国金融项目投资机遇分析
12.4.1 银行IT解决方案投资机遇
12.4.2 网上银行服务领域投资机遇
12.4.3 手机银行业务投资机遇
12.4.4 小额信贷领域投资机遇
12.5 中国银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12.5.1 投资价值
12.5.2 投资机遇
12.5.3 投资方向
12.5.4 投资风险
12.6 中国保险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
12.6.1 保险资产投资现状
12.6.2 保险行业投资机会
12.6.3 保险行业投资风险
12.6.4 保险科技融资规模
12.6.5 保险科技融资阶段
12.6.6 保险科技融资地域
12.7 中国证券业投资机会分析
12.7.1 证券市场融资现状
12.7.2 证券行业投资机遇
12.7.3 证券行业投资优势
12.7.4 头部券商投资机会
第十三章 对2024-2030年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3.1 全球金融行业发展前景
13.1.1 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3.1.2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13.1.3 全球产业金融合作发展趋势
13.1.4 全球金融合作发展趋势判断
13.1.5 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创新前景
13.2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前景
13.2.1 中国金融业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13.2.2 中国金融政策战略配置趋势
13.2.3 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深化趋势
13.2.4 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13.2.5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3.3 对2024-2030年中国金融业预测分析
13.3.1 2024-2030年中国金融业影响因素分析
13.3.2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预测
13.3.3 2024-2030年中国商业银行净利润预测
13.3.4 2024-2030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预测
13.3.5 2024-2030年中国证券行业营业收入预测
13.3.6 2024-2030年中国证券行业净利润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TGA账户
图表 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规模
图表 海外投资者持有联邦债券比例
图表 美国银行业总体资产负债情况
图表 标普500成长和价值股相对收益
图表 美国三大股指相对收益比较
图表 标普500成长\价值的估值和EPS相对水平
图表 FAAMG与罗素2000指数盈利增速差
图表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端杜邦分析
图表 1934-2021年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图表 1934-2021年美国商业银行数量
图表 2002-2021年美国商业银行非息收入细项占比
图表 2021年全球大类资产涨跌情况
图表 2021年中国主要资产表现回顾
图表 2015-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5-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20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 2021年中国金融监管政策(一)
图表 2021年中国金融监管政策(二)
图表 2022年中国金融监管政策
图表 2021年金融业机构资产负债统计
图表 2022年金融业机构资产负债统计
图表 2010-2021年各类商业银行总资产权重
图表 2017-2021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图表 2014-2021年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负债占比变化
图表 商业银行主要负债类型
图表 2021年各类商业银行净利润规模及增速
图表 2011-202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
图表 2014-2021年商业银行主要业绩指标变化情况
图表 2021年不同募集形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发行与存续情况
图表 2019-2022年不同风险等级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情况
图表 非保本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
图表 2019-2022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筹建及开业情况
图表 2019-2022年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图表 2019-2022年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图表 2019-2022年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图表 2019-2022年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概况
图表 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险种保费收入结构
图表 2015-2021年中国人寿保险保费收入
图表 2011-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营销人员数量
图表 中国寿险原保险保费地区收入TOP10
图表 2015-2021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图表 中国财产险不同险种保费收入占比情况
图表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TOP5
图表 2021年中国重点省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规模TOP10
图表 2021年全国重点省市财产险赔付支出规模
图表 2021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 2021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 2020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
图表 2006-2021年证券公司数量及上市券商净资产占比变化
图表 2008-2021年证券公司资本规模
图表 2021年上市证券公司收入结构变化
图表 2010-2021年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及其业务比重
图表 2017-2021年证券公司金融产品投资配置情况
图表 2012-2021年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及其业务比重
图表 2016-2020年信托资产规模变动情况
图表 2016-2020年信托资产来源结构变动态势
图表 2016-2020年新增信托来源结构变动(当年累计值)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共研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咨询,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
研究院每年提供的行研报告(精品)上千份,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性价比的产业咨询服务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确保产品能与客户需求匹配,并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共研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共研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一半以上为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和晋级体系,我们的研究员基本上都具有2年以上的产业咨询经验。
截至2022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数万例,服务客户涉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等。
共研团队毕业于一流高校,拥有多年产业研究经验,专注并且专业。
共研出品,必属精品,共研已经注册35类商标保护,盗版必究。
共研网提供充分的售前咨询和售后保障,详情请知悉客服。
感谢顾客对共研产品的认可。我们将继续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