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30年中国电力自动化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一般来说,电力自动化可以分成发电自动化和电网自动化两大部分。但是,就目前行业的竞争重点来看,各大竞争主体主要集中在电网自动化领域展开竞争。
一方面,发电自动化主要是指运用保护测控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等产品,为发电系统设备和系统运行提供保障,这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18年的市场规模不到100亿元;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发电的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发电环节有从火电、水电向新能源发电转移的趋势,而新能源发电的自动化技术要求也较高,对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挑战较大。因此,发电自动化市场相对冷淡。
从市场对变电设备需求来看,2009-2017年,我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波动变化,但总体保持在2.3亿千伏安左右,可见市场对于变电设备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2014-2017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并提出2018年计划新增变压器容量3亿千伏安,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变电设备的稳定需求。而不论是变压器还是其他的变电设备,变电自动化将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两年,变电自动化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建设环节相对薄弱。而为提高我国的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水平以及缩小趋于发展差距,国家颁布了《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在2020年将我国中心城市的供电可靠率提高至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地区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仍高达4.53小时,距离1小时目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配电网的自动化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规划》同时提到在2020年中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要达到90%;同时,根据“十四五”规划,也提到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90%的目标,其中东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5%,中西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0%。但是,截至目前,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项目覆盖率与2020年目标相差甚远。
基于目前配网自动化发展不足的现状,电网投资开始向配电网环节倾斜。以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设备招标情况为例,2014-2017年,国家电网配电终端设备招标数量得到明显增加,成为公司设备采购的重中之重。此外,根据国家电网2017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可知,公司目前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仅为40%左右,距离国家2020年90%的目标,未来2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来看,配网自动化未来两年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共研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电力自动化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第一章电力自动化行业概述
1.1 电力自动化行业概述
1.1.1 行业简介
1.1.2 主管部门
1.1.3 监管体制
1.2 电力自动化行业特征
1.2.1 周期性
1.2.2 区域性
1.2.3 季节性
第二章2022年电力自动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电力自动化政策
2.1.2 智能电网政策
2.1.3 电力信息化政策
2.1.4 新电改政策分析
2.2 经济环境
2.2.1 中国生产总值
2.2.2 工业运行情况
2.2.3 固定资产投资
2.3 社会环境
2.3.1 工业4.0战略
2.3.2 两化融合提速
2.3.3 新型城镇化建设
2.3.4 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4 技术环境分析
2.4.1 行业技术特点分析
2.4.2 行业专利申请情况
2.4.3 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三章2022-2023年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发展分析
3.1 智能电网建设加速电力自动化进程
3.1.1 国外智能电网发展经验
3.1.2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3.1.3 智能电网产业布局分析
3.1.4 低压电器智能化发展
3.1.5 智能电网前景乐观
3.2 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发展综述
3.2.1 行业发展历程
3.2.2 行业经营模式
3.2.3 行业发展机遇
3.2.4 不利因素分析
3.2.5 行业提升对策
3.3 近几年电力自动化项目进展状况
3.4 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分析
3.4.1 信息安全特点
3.4.2 主要威胁来源
3.4.3 攻击识别和系统恢复
第四章2022-2023年中国电力自动化市场运行分析
4.1 电力自动化市场需求分析
4.1.1 中小型水电需求分析
4.1.2 老旧水电站自动化改造需求
4.1.3 灌排泵站及水利信息化需求
4.1.4 变配电自动化市场的需求
4.2 电力自动化市场竞争分析
4.2.1 系统内竞争格局
4.2.2 工业领域市场竞争
4.2.3 微电网市场竞争
4.3 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4.3.1 技术和人才壁垒
4.3.2 行业准入壁垒
4.3.3 品牌壁垒分析
4.3.4 渠道壁垒分析
第五章2022-2023年电力自动化产品营销分析
5.1 电力自动化产品购买行为分析
5.1.1 购买者的特征
5.1.2 购买决策者的构成
5.1.3 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
5.2 电力自动化细分市场评估分析
5.2.1 高端市场分析
5.2.2 中端市场分析
5.2.3 低端市场分析
5.2.4 其他市场
5.3 电力自动化营销渠道分析
5.3.1 营销渠道结构
5.3.2 营销渠道的设计
第六章电力自动化细分行业分析
6.1 电网调度自动化
6.1.1 电网调度自动化基本内容
6.1.2 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历程
6.1.3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
6.2 变电站自动化
6.2.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
6.2.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结构
6.2.3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
6.2.4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趋势
6.3 配网自动化
6.3.1 配网自动化发展历程
6.3.2 配网自动化市场潜力
6.3.3 配网自动化竞争格局
6.3.4 配网自动化两大挑战
6.3.5 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
6.4 电能计量自动化
6.4.1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组成
6.4.2 在电力营销中的作用
6.4.3 电力计量准确性分析
6.5 火电厂自动化
6.5.1 火电厂自动化范围
6.5.2 火电厂自动化发展历程
6.5.3 火电厂控制方式变革
6.6 水电站自动化
6.6.1 水电站自动化内容
6.6.2 大中水电站自动化
6.6.3 中小水电站自动化
6.6.4 水电站自动化趋势
第七章电力自动化行业产业链分析
7.1 2022-2023年电力自动化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
7.1.1 行业产业链分析
7.1.2 上下游行业关联性
7.1.3 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7.2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
7.2.1 行业发展历程
7.2.2 行业运行情况
7.2.3 行业运行特点
7.2.4 市场规模分析
7.2.5 行业发展趋势
7.3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上游——集成电路行业
7.3.1 全球产业规模
7.3.2 中国市场规模
7.3.3 产业结构分析
7.3.4 市场整合提速
7.3.5 应用需求分析
7.3.6 发展前景预测
7.4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下游——电力行业
7.4.1 发电市场规模
7.4.2 用电市场分析
7.4.3 新电改的影响
7.4.4 电力工程建设
7.4.5 发电水平预测
7.5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下游——煤炭行业
7.5.1 政策导向分析
7.5.2 行业运行情况
7.5.3 产业转型升级
7.5.4 未来发展趋势
7.6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下游——石化行业
7.6.1 石化市场规模
7.6.2 石化行业智能化
7.6.3 发展机遇分析
7.6.4 市场前景展望
7.7 电力自动化产业链下游——冶金行业
7.7.1 钢铁行业现状
7.7.2 产业转型升级
7.7.3 市场发展态势
7.7.4 未来发展方向
第八章2022-2023年电力自动化行业重点企业运营状况
8.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经营效益分析
8.1.3 业务经营分析
8.1.4 财务状况分析
8.1.5 未来前景展望
8.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经营效益分析
8.2.3 业务经营分析
8.2.4 财务状况分析
8.2.5 未来前景展望
8.3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经营效益分析
8.3.3 业务经营分析
8.3.4 财务状况分析
8.3.5 未来前景展望
8.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经营效益分析
8.4.3 业务经营分析
8.4.4 财务状况分析
8.4.5 未来前景展望
8.5 北海银河生物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经营效益分析
8.5.3 业务经营分析
8.5.4 财务状况分析
8.5.5 未来前景展望
8.6 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8.6.1 盈利能力分析
8.6.2 成长能力分析
8.6.3 营运能力分析
8.6.4 偿债能力分析
第九章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展望
9.1 电力自动化行业趋势分析
9.1.1 电力自动化技术趋势
9.1.2 电力自动化发展方向
9.2 电力自动化行业前景分析
9.2.1 电力自动化前景可观
9.2.2 电力自动化未来前景
9.2.3 配网自动化增长预期
9.2.4 变电站自动化市场预测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共研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咨询,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
研究院每年提供的行研报告(精品)上千份,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性价比的产业咨询服务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确保产品能与客户需求匹配,并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共研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共研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一半以上为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和晋级体系,我们的研究员基本上都具有2年以上的产业咨询经验。
截至2022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数万例,服务客户涉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等。
共研团队毕业于一流高校,拥有多年产业研究经验,专注并且专业。
共研出品,必属精品,共研已经注册35类商标保护,盗版必究。
共研网提供充分的售前咨询和售后保障,详情请知悉客服。
感谢顾客对共研产品的认可。我们将继续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