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1年中国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化学工业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国外比,我国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偏高,而排放物处理率明显偏低,行业快速发展势必会带来资源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市场需求潜力要求行业加快发展。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向外转移重化工业,造成相关产品的供求出现局部紧张,为我国发展化工行业带来机遇,日益增长的内需也为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如何使资源环境和行业发展相协调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
化工行业运行状况来看,2024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2024年3月份,节后有效复工和煤炭保供措施有效推进拉动化工行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但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致使化工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分化。由此综合测算到,2024年3月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终值为102.6,较2月份上涨2.2点,测算到构成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的价格、利润、投资和生产4个分指数与2月相比均大幅上涨。
碳减排方面,化工行业的碳排放存在着“排放总量有限但强度突出”的特点。从碳排放强度上看,化工行业每万元增加值碳排放量1.29吨,大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1.14吨。因此,在“双碳”目标的执行过程中,其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巨大。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随《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同步出台了《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5-2031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将有力提升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能效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202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根据相关研究所的分析,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化工行业已经步入行业成熟的中后期,距离上一轮增长点已经度过约三个基钦周期(2-4年),即将构成一轮完整的朱格拉周期(9-10年),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从行业发展的宏观趋势这一角度出发,在碳中和背景下,面临新一轮增长点的崛起,化工行业绿色化与精细化的发展模式成为破局关键。
共研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中国化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及节能减排总体实施概况,接着具体分析了煤化工行业等化工子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化工行业的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然后分别介绍了重点省份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实施情况。随后,报告对化工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融资环境、碳市场交易机制、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政策监管环境做了细致分析,最后预测了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未来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研网、共研网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第一章 2020-2024年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分析
1.1 经济环境
1.1.1 国内生产总值
1.1.2 对外经济分析
1.1.3 工业运行情况
1.1.4 固定资产投资
1.1.5 宏观经济走势
1.2 社会环境
1.2.1 工业能耗状况分析
1.2.2 “碳减排”压力分析
1.2.3 双控目标难度分析
1.2.4 生态文明建设支出
1.2.5 城镇化加剧环境问题
1.3 生态环境
1.3.1 自然生态质量
1.3.2 空气质量状况
1.3.3 水环境质量状况
1.3.4 土地质量状况
1.4 能源环境
1.4.1 中国能源供给状况
1.4.2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1.4.3 中国能源投资情况
1.4.4 能源发展政策解析
1.4.5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第二章 2020-2024年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1 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综述
2.1.1 石化行业总体成就概述
2.1.2 石化行业发展大事回顾
2.1.3 化工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2.1.4 化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1.5 化工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2.2 2020-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运行现状
2.2.1 景气指数
2.2.2 供给总量
2.2.3 企业规模
2.2.4 营收规模
2.2.5 利润分析
2.2.6 价格变化
2.2.7 进出口情况
2.2.8 投融资状况
2.3 2020-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细分产业分析
2.3.1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2.3.2 化肥制造行业
2.3.3 农药制造行业
2.3.4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
2.3.5 合成材料制造行业
2.3.6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行业
2.4 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的问题及风险隐患
2.4.1 主要问题分析
2.4.2 市场供需风险
2.4.3 产业转移风险
2.4.4 行业环保风险
第三章 2020-2024年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分析
3.1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紧迫性
3.1.1 “能耗双控”政策持续强化
3.1.2 电力资源供给压力分析
3.1.3 化工行业能耗强度较大
3.1.4 化工行业限电限产状况
3.2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综况
3.2.1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意义
3.2.2 化工节能减排的发展地位
3.2.3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原则
3.2.4 纳入碳排放环境评价试点
3.2.5 化工企业加快节能减排布局
3.3 化工行业碳减排发展布局分析
3.3.1 化工行业碳排放的规模特点
3.3.2 化工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式
3.3.3 化工行业低碳发展的发力点
3.3.4 推动化工行业碳减排的对策
3.3.5 化工企业碳中转型升级的关键
3.4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开展的问题
3.4.1 化工生产结构控制问题
3.4.2 企业节能减排开展问题
3.4.3 节能减排技术研发问题
3.5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对策及方案
3.5.1 采用新型节能工艺
3.5.2 增加余能回收利用
3.5.3 建立清洁生产模式
3.5.4 引入生物节能技术
3.5.5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3.5.6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3.5.7 推进园区第三方治理
第四章 2020-2024年化工细分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4.1 煤化工行业
4.1.1 煤化工节能降碳升级指南
4.1.2 煤化工行业具有碳减排潜力
4.1.3 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问题
4.1.4 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建议
4.2 合成氨行业
4.2.1 合成氨节能降碳潜力分析
4.2.2 合成氨能效标杆水平状况
4.2.3 合成氨节能减排发展潜力
4.2.4 合成氨节能降碳升级目标
4.3 甲醇行业
4.3.1 甲醇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4.3.2 煤制甲醇的节能减排措施
4.3.3 甲醇汽车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4.3.4 二氧化碳制绿色低碳甲醇项目
4.3.5 甲醇行业碳减排对策分析
4.4 纯碱行业
4.4.1 纯碱行业节能降碳升级潜力
4.4.2 纯碱行业能效标杆水平状况
4.4.3 纯碱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措施
4.4.4 纯碱行业节能降碳升级目标
4.5 电石行业
4.5.1 电石行业产能转型升级
4.5.2 电石生产的能耗来源
4.5.3 电石生产的节能措施
4.5.4 电石炉节能减排的方向
4.5.5 电石行业节能降碳升级目标
4.6 氯碱行业
4.6.1 氯碱工业节能减排的意义
4.6.2 氯碱工业生产耗能情况
4.6.3 氯碱工业应用节能技术
4.6.4 典型氯碱企业的节能措施
4.7 硫酸工业
4.7.1 硫酸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发布
4.7.2 硫酸企业主要能耗计算方法
4.7.3 硫酸生产的节能技术分析
4.7.4 典型硫酸企业的节能经验
4.8 其他行业
4.8.1 化纤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
4.8.2 乙烯行业节能降碳升级目标
4.8.3 染料应用环保节能技术
4.8.4 磷化工产业节能减排状况
第五章 化工行业的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5.1 废气治理
5.1.1 石油化工行业废气污染来源透析
5.1.2 化工工业废气不利环境影响分析
5.1.3 化工工业废气排放废气标准汇总
5.1.4 化工行业工业废气处理办法汇总
5.1.5 化工行业有机废气处理主要方法
5.1.6 精细化工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分析
5.1.7 化工行业合成树脂废气治理分析
5.2 固废治理
5.2.1 化工行业固废发展现状分析
5.2.2 化工行业固废发展政策指引
5.2.3 化工行业固废环境危害影响
5.2.4 化工行业固废治理应用措施
5.3 废水治理与节水利用
5.3.1 化工行业废水特点及危害分析
5.3.2 石油化工废水的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5.3.3 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5.3.4 精细化工行业废水污染及控制策略
5.3.5 化工行业废除处理问题及应用
5.4 废旧橡胶的回收利用
5.4.1 废旧橡胶种类及鉴别方法
5.4.2 中国废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5.4.3 废旧橡胶回收利用处理办法
5.4.4 废旧橡胶回收利用应用途径
第六章 2020-2024年重点地区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6.1 湖南省
6.1.1 湖南省化工节能减排相关政策
6.1.2 湖南高耗能行业绿色发展分析
6.1.3 湖南绿色化工园区发展分析
6.2 云南省
6.2.1 云南省化工行业发展运行状况
6.2.2 云南省石化企业节能发展案例
6.2.3 云南省化工行业环保发展相关标准
6.2.4 云南省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相关规划
6.3 山西省
6.3.1 山西省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背景
6.3.2 山西省化工行业耗能排放情况
6.3.3 山西省化工行业转型减排分析
6.3.4 山西省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建议
6.4 山东省
6.4.1 山东省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4.2 山东省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
6.4.3 山东省化工行业碳减量政策
6.4.4 山东省化工节能减排企业布局
第七章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7.1 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现状及创新发展
7.1.1 化工行业节能发展必要性
7.1.2 化工行业节能技术应用现状
7.1.3 化工行业技能技术应用现状
7.1.4 化工企业节能技术创新方向
7.2 化工细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7.2.1 电石工业节能技术
7.2.2 烧碱行业节能技术
7.2.3 化肥行业节能技术
7.2.4 石油化工生产节能技术
7.3 煤化工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分析
7.3.1 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意义
7.3.2 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具体应用
7.3.3 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发展建议
7.4 氮肥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分析
7.4.1 氮肥行业节能减排必要性
7.4.2 氮肥高能耗鼓风机设备的改造
7.4.3 氮肥高能耗冷却系统的改造
7.5 合成氨节能技术的运用分析
7.5.1 合成氨技术的现状分析
7.5.2 合成氨技术中存在问题
7.5.3 合成氨节能技术具体应用
7.5.4 合成氨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7.6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7.6.1 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7.6.2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7.6.3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7.6.4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节能减排上的应用趋势
第八章 2020-2024年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融资环境分析
8.1 节能减排行业的融资特点及方式
8.1.1 节能减排融资的主要特点
8.1.2 节能减排的融资方式分析
8.1.3 节能减排的创新融资模式
8.1.4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发展历程
8.1.5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规模分析
8.1.6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存在的问题
8.1.7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存在的建议
8.2 “绿色信贷”内涵及发展解读
8.2.1 中国绿色信贷产生背景
8.2.2 中国绿色信贷相关政策
8.2.3 中国绿色信贷机遇挑战
8.2.4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8.2.5 中国碳中和债发行状况
8.2.6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效益
8.2.7 绿色信贷发展问题对策
8.3 化工企业的融资模式及对策分析
8.3.1 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8.3.2 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8.3.3 化工企业的融资问题
8.3.4 化工企业的融资对策
8.3.5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8.4 化工行业绿色信贷的发展情况
8.4.1 化工行业应用绿色金融的意义
8.4.2 化工行业绿色金融的运用模式
8.4.3 化工企业绿色金融发展探索
第九章 2020-2024年化工行业碳市场交易机制
9.1 我国碳市场交易发展综况
9.1.1 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形式
9.1.2 碳交易的基本流程分析
9.1.3 碳交易的标的与市场主体
9.1.4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状况
9.1.5 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方式
9.1.6 我国碳排放权的相关规定
9.1.7 我国碳配额的交易方式
9.1.8 我国碳市场交易的企业风险
9.2 清洁发展机制(CDM)主要特点
9.2.1 清洁发展机制的开发模式
9.2.2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周期
9.2.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流程
9.2.4 利用CDM拓展国际市场
9.2.5 清洁发展机制操作实务
9.2.6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风险
9.2.7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风险防范
9.3 中国节能领域CDM项目发展分析
9.3.1 中国CDM基金管理办法
9.3.2 中国CDM基金发展成效
9.3.3 中国CDM项目发展现状
9.3.4 CDM项目发展问题分析
9.3.5 CDM下中国碳交易对策
9.4 化工行业碳市场交易布局
9.4.1 化工园区碳中和标准立项
9.4.2 欧盟石化产品配额计算方法
9.4.3 我国化工行业配额分配方式
9.4.4 化工行业将纳入碳市场交易
第十章 2020-2024年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10.1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0.1.1 企业发展概况
10.1.2 环境科学业务分析
10.1.3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10.1.4 节能减排发展探索
10.1.5 “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1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2.1 企业发展概况
10.2.2 节能减排布局状况
10.2.3 主要节能降耗项目
10.2.4 节能减排主要目标
10.3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3.1 企业发展概况
10.3.2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10.3.3 多渠道降低生产单耗
10.3.4 节能减排布局状况
10.4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4.1 企业发展概况
10.4.2 产业链间内循环
10.4.3 节能环保优势
10.4.4 节能减排布局
10.5 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0.5.1 企业发展概况
10.5.2 节能环保布局
10.5.3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10.6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0.6.1 企业发展概况
10.6.2 节能环保投入
10.6.3 清洁生产体系
10.6.4 节能技术创新
10.7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0.7.1 企业发展概况
10.7.2 绿色安全布局
10.7.3 “双碳”目标规划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监管
11.1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扶持政策汇总
11.1.1 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11.1.2 节能减排资金预算
11.1.3 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11.1.4 节能减排相关税法
11.2 中国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解读
11.2.1 碳中和发展政策
11.2.2 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11.2.3 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11.2.4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11.2.5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11.2.6 节能环保企业政策
11.2.7 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11.3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
11.3.1 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
11.3.2 石化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方案
11.3.3 高耗能领域节能减碳政策
11.3.4 高耗能领域节能降碳升级指南
11.3.5 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指南
11.3.6 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11.4 碳中和政策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11.4.1 碳中和政策分析
11.4.2 化工行业层面的影响
11.4.3 化工企业层面的影响
11.4.4 地域层面的影响
11.5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解读
11.5.1 “十四五”发展指南发布
11.5.2 “十四五”发展指南的内容
11.5.3 “十四五”行业发展目标
11.5.4 “十四五”行业发展思路
11.5.5 “十四五”行业发展重点
11.5.6 “十四五”行业发展路径
11.5.7 “十四五”行业发展措施
第十二章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趋势分析
12.1 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1.1 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前景
12.1.2 中国化工行业发展前景
12.1.3 成为碳中和发展重点
12.1.4 国内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12.2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展望
12.2.1 绿色化工产品市场发展前景
12.2.2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
12.2.3 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机遇
12.2.4 化工行业碳中和的挑战及机遇
图表目录
图表1 2020-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 2020-202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 2020-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4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5 2024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6 2024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7 2024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8 2020-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图表9 2020-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10 2020-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11 2024年33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12 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13 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14 2024年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图表15 2024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
图表16 2024年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状况
图表17 2024年重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
图表18 2024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9 2024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20 2024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
图表21 2024年我国能源总生产量
图表22 2024年度全国累计发电装机
图表23 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
图表24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情况
图表25 2024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能源消费总量情况
图表26 2024年中国能源行业投资与利润情况
图表27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图表28 行业竞争结构图
图表29 2020-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景气指数走势
图表30 2020-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综合预警指数走势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共研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咨询,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
研究院每年提供的行研报告(精品)上千份,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性价比的产业咨询服务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确保产品能与客户需求匹配,并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共研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共研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一半以上为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和晋级体系,我们的研究员基本上都具有2年以上的产业咨询经验。
截至2022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数万例,服务客户涉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等。
共研团队毕业于一流高校,拥有多年产业研究经验,专注并且专业。
共研出品,必属精品,共研已经注册35类商标保护,盗版必究。
共研网提供充分的售前咨询和售后保障,详情请知悉客服。
感谢顾客对共研产品的认可。我们将继续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