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索共研产业咨询
{{ PAGE.abc }}
2024-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快速发货
品牌保证
售后保障
发布时间:2024-01-12
  • R1639982
  • 共研产业研究院
  • 010-69365838 / 400-700-9228
  • kefu@gonyn.com
¥8000

2024-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有色金属是我国七大工业耗能大户之一,是推进节能降耗的重点行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整体能耗目前仍在较高基数下保持增长。

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克服疫情反复不利影响,把握国内和国际市场复苏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行业运行整体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454万吨,同比增长5.4%,两年平均增长5.1%。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工业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精炼铜产量1106万吨,同比增长4.5%;原铝产量4021万吨,同比增长4.5%。2023年2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下降2.2%,环比上涨0.9%。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控新增产能。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应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推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2022年年初,《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指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铜、铝、铅、锌等重点产品能效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解铝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50%,4个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各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提高。2022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确保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

未来,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较好,一方面有色金属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如金属锂,与动力电池产业密切相关,在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的影响下,未来可能会迎来一波扩产热潮,另一方面,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仍存在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等突出问题,且不同企业、不同设备间的能效差距较为明显,节能降碳的潜力巨大。

共研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及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总体实施概况,接着具体分析了铝工业、电解铝工业、铜冶炼工业、锌冶炼工业等重点有色金属细分行业的节能减排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有色金属行业的三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随后,报告对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做了技术研发分析、融资环境分析、碳市场交易机制、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分析、政策监管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预测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未来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共研网、共研网市场调查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宏观环境分析

1.1 经济环境

1.1.1 国内生产总值

1.1.2 对外经济分析

1.1.3 工业运行情况

1.1.4 固定资产投资

1.1.5 宏观经济展望

1.2 社会环境

1.2.1 工业能耗状况分析

1.2.2 “碳减排”压力分析

1.2.3 双控目标难度分析

1.2.4 生态文明建设支出

1.2.5 城镇化加剧环境问题

1.3 生态环境

1.3.1 自然生态质量

1.3.2 空气质量状况

1.3.3 水环境质量状况

1.3.4 土地质量状况

1.4 能源环境

1.4.1 中国能源供给状况

1.4.2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1.4.3 中国能源投资情况

1.4.4 能源发展政策解析

1.4.5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第二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1 有色金属行业的基本概述

2.1.1 有色金属产品的类型

2.1.2 有色金属行业的分类

2.1.3 有色金属的行业属性

2.1.4 有色金属的行业地位

2.1.5 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

2.2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分析

2.2.1 产业链结构分析

2.2.2 原料供应端分析

2.2.3 下游加工端分析

2.2.4 产业链发展对策

2.3 2021-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市场运行分析

2.3.1 产量规模状况

2.3.2 市场消费规模

2.3.3 市场价格走势

2.3.4 进出口贸易规模

2.3.5 企业运营状况

2.3.6 市场景气指数

2.4 重点细分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4.1 铜行业

2.4.2 铅锌行业

2.4.3 镍钴锂行业

2.4.4 镁行业

2.4.5 铝行业

2.4.6 钨行业

2.4.7 黄金行业

2.4.8 工业硅行业

2.5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1 资源保障程度偏低

2.5.2 企业经营存在困难

2.5.3 技术创新有待提高

2.5.4 目标和现状有差距

2.5.5 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2.5.6 “走出去”发展建议

2.5.7 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第三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状况

3.1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成效

3.1.1 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

3.1.2 节能减排条件良好

3.1.3 绿色技术创新加快

3.1.4 再生资源发展提速

3.1.5 绿色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3.1.6 绿色矿山建设取得进展

3.2 有色金属相关企业节能减排发展案例

3.2.1 驰宏综合公司

3.2.2 广西投资集团

3.2.3 驰宏荣达矿业

3.2.4 昆工科技公司

3.2.5 中铝山东企业

3.2.6 广西华昇公司

3.2.7 金利金铅集团

3.3 有色金属行业碳减排分析

3.3.1 碳排放总量规模

3.3.2 碳排放产生的环节

3.3.3 各工艺碳排放对比

3.3.4 碳排放特征分析

3.3.5 碳减排主要对策

3.3.6 碳减排规划重点

3.4 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渠道

3.4.1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4.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4.3 妥善处理相关关系

3.5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5.1 与国际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3.5.2 有色金属行业减排的挑战

3.5.3 有色金属企业的减排问题

3.5.4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重点

3.5.5 有色金属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3.5.6 有色金属企业节能减排策略

第四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细分行业节能减排分析

4.1 铝工业

4.1.1 我国铝工业碳排放规模

4.1.2 再生铝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1.3 在汽车领域的轻量化应用

4.1.4 全球铝工业碳减排目标

4.1.5 我国铝工业碳排放预测

4.1.6 铝工业实现减排的建议

4.2 电解铝工业

4.2.1 电解铝电力能耗状况

4.2.2 电解铝行业用电结构

4.2.3 电解铝阶梯电价政策

4.2.4 电解铝碳排放规模

4.2.5 电解铝节能降耗主要技术

4.2.6 电解铝节能减排技术优化

4.2.7 电解铝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4.2.8 低碳预焙阳极的发展潜力

4.3 铜冶炼工业

4.3.1 铜冶炼技术发展综况

4.3.2 铜冶炼产品综合能耗

4.3.3 铜冶炼企业节能要点

4.3.4 铜冶炼的先进节能法

4.3.5 铜冶炼减排控制技术

4.3.6 铜管生产设备节能技术

4.3.7 阴极铜节能减排项目

4.4 锌冶炼工业

4.4.1 锌冶炼行业能耗状况

4.4.2 锌产业的碳达峰压力

4.4.3 再生锌生产成为重点

4.4.4 成本倒逼企业节能减排

4.4.5 锌冶炼渣的节能减排路径

4.5 黄金行业

4.5.1 黄金矿业非高能耗行业

4.5.2 黄金行业节能减排重点

4.5.3 黄金矿山空压机余热回收

4.5.4 黄金矿山电气节能对策

4.5.5 黄金企业探索碳中和路径

4.6 稀土行业

4.6.1 稀土实现碳中和的潜力

4.6.2 稀土企业践行节能减排

4.6.3 稀土高新区环保节能布局

4.6.4 断热稀土玻璃具有节能价值

4.6.5 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带来利好

第五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的三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5.1 废气处理

5.1.1 有色金属工业废气的主要来源

5.1.2 有色金属工业废气的主要分类

5.1.3 有色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5.1.4 有色金属冶炼废气治理标准发布

5.1.5 有色金属工业废气的处理技术

5.1.6 有色金属冶炼废气脱硫技术分析

5.1.7 有色金属行业废气污染治理对策

5.2 废水治理

5.2.1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

5.2.2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排放的危害

5.2.3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污染的特征

5.2.4 有色金属冶炼废水排放的特征

5.2.5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

5.3 固废治理

5.3.1 有色金属工业固废的主要来源

5.3.2 有色冶金工业固废的分类方法

5.3.3 重金属冶炼废渣的主要特征

5.3.4 有色金属工业固废的处理方法

5.3.5 有色金属矿山固废的综合利用

5.3.6 有色金属废渣利用具有互补优势

5.3.7 有色金属固废综合利用的问题

5.3.8 有色金属固废综合利用的措施

5.4 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发展分析

5.4.1 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环节分析

5.4.2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机遇

5.4.3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特点

5.4.4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难点

5.4.5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路径

第六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6.1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6.1.1 全底吹连续炼铜新技术

6.1.2 多金属物料综合回收技术

6.1.3 酚醛树脂替代煤沥青技术

6.1.4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进展

6.2 有色金属冶炼多种烟气脱硫技术对比

6.2.1 工艺技术对比

6.2.2 应用情况对比

6.2.3 方案费用对比

6.2.4 技术对比总结

6.3 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处理技术

6.3.1 主要处理技术对比

6.3.2 铅熔炼渣的处理技术

6.3.3 铜熔炼渣的处理技术

6.3.4 镍熔炼渣的处理技术

6.4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采矿技术分析

6.4.1 技术应用的背景

6.4.2 技术应用价值

6.4.3 技术应用对策

6.5 有色金属矿山除尘技术分析

6.5.1 粉尘的概念及性质

6.5.2 有色金属矿尘的危害

6.5.3 矿山综合防尘降尘技术

6.5.4 矿山喷雾防尘技术

6.6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选择

6.6.1 技术发展思路

6.6.2 技术选择原则

6.6.3 技术选择方向

第七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融资环境分析

7.1 节能减排行业的融资特点及方式

7.1.1 节能减排融资的主要特点

7.1.2 节能减排的融资方式分析

7.1.3 节能减排的创新融资模式

7.1.4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发展历程

7.1.5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规模分析

7.1.6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存在的问题

7.1.7 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存在的建议

7.2 “绿色信贷”内涵及发展解读

7.2.1 中国绿色信贷产生背景

7.2.2 中国绿色信贷相关政策

7.2.3 中国绿色信贷机遇挑战

7.2.4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7.2.5 中国碳中和债发行状况

7.2.6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效益

7.2.7 绿色信贷发展问题对策

7.3 绿色信贷机构助力有色金属行业融资

7.3.1 邮储银行

7.3.2 工商银行

7.3.3 农业银行

7.4 有色金属企业“碳中和”债券融资动态

7.4.1 紫金矿业发行“碳中和”债券

7.4.2 江西铜业发行“碳中和”债券

7.4.3 中国铝业发行“碳中和”债券

第八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碳市场交易机制

8.1 我国碳市场交易发展综况

8.1.1 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形式

8.1.2 碳交易的基本流程分析

8.1.3 碳交易的标的与市场主体

8.1.4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状况

8.1.5 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方式

8.1.6 我国碳排放权的相关规定

8.1.7 我国碳配额的交易方式

8.1.8 我国碳市场交易的企业风险

8.2 清洁发展机制(CDM)主要特点

8.2.1 清洁发展机制的开发模式

8.2.2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周期

8.2.3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流程

8.2.4 利用CDM拓展国际市场

8.2.5 清洁发展机制操作实务

8.2.6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风险

8.2.7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风险防范

8.3 中国节能领域CDM项目发展分析

8.3.1 中国CDM基金管理办法

8.3.2 中国CDM基金发展成效

8.3.3 中国CDM项目发展现状

8.3.4 CDM项目发展问题分析

8.3.5 CDM下中国碳交易对策

8.4 有色金属行业在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8.4.1 有色金属碳配额分配方法加快制定

8.4.2 有色金属行业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

8.4.3 电解铝行业或将纳入碳交易市场

8.4.4 电解铝纳入碳交易后的机遇及挑战

8.4.5 铜冶炼企业温室气体的核算边界

第九章 2020-2023年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分析

9.1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9.1.1 企业发展概况

9.1.2 企业营收状况

9.1.3 节能环保状况

9.1.4 企业发展战略

9.1.5 节能降碳目标

9.2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业发展概况

9.2.2 财务运营状况

9.2.3 竞争实力分析

9.2.4 节能减排措施

9.2.5 节能降碳状况

9.2.6 公司发展战略

9.2.7 未来发展前景

9.3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业发展概况

9.3.2 财务运营状况

9.3.3 竞争实力分析

9.3.4 环保投资情况

9.3.5 节能环保成效

9.3.6 未来发展前景

9.4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业发展概况

9.4.2 财务运营状况

9.4.3 竞争实力分析

9.4.4 节能环保投入

9.4.5 节能减排情况

9.4.6 未来发展前景

9.5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9.5.1 企业发展概况

9.5.2 财务运营状况

9.5.3 竞争实力分析

9.5.4 节能降耗情况

9.5.5 减碳情况分析

9.5.6 公司发展战略

9.5.7 未来发展前景

9.6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9.6.1 企业发展概况

9.6.2 财务运营状况

9.6.3 竞争实力分析

9.6.4 节能减排状况

9.6.5 节能减排实践

9.6.6 公司发展战略

9.6.7 未来发展前景

9.7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9.7.1 企业发展概况

9.7.2 财务运营状况

9.7.3 竞争实力分析

9.7.4 整体布局分析

9.7.5 具体布局分析

9.7.6 完善管理体制

9.7.7 公司发展战略

9.8 其他企业

9.8.1 中州铝业公司推进碱耗降低

9.8.2 驰宏综合利用公司节能减排布局

9.8.3 厦门钨业公司节能减排状况

9.8.4 包头铝业公司实现污水零排放

9.8.5 豫光锌业公司绿色节能发展

第十章 2021-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监管

10.1 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扶持政策汇总

10.1.1 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10.1.2 节能减排资金预算

10.1.3 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10.1.4 节能减排相关税法

10.2 中国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解读

10.2.1 碳中和发展政策

10.2.2 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10.2.3 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10.2.4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10.2.5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10.2.6 节能环保企业政策

10.2.7 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10.3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10.3.1 基本情况

10.3.2 工作方向

10.3.3 工作目标

10.4 有色金属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标准分析

10.4.1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10.4.2 有色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

10.4.3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

10.4.4 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规范

10.4.5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

10.5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

10.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0.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0.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十一章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投资分析

11.1 有色金属行业的准入条件

11.1.1 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11.1.2 铝行业规范条件

11.1.3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

11.1.4 镁行业规范条件

11.1.5 稀土行业规范条件

11.2 节能减排背景下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1.2.1 市场投资回顾

11.2.2 市场投资现状

11.2.3 市场投资动态

11.3 节能减排主题下有色金属行业的投资机会

11.3.1 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1.3.2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的投资机会

11.3.3 节能减排设备市场前景看好

第十二章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前景趋势分析

12.1 “十四五”有色金属发展相关规划

12.1.1 发展态势分析

12.1.2 发展目标分析

12.1.3 发展重点分析

12.1.4 保障措施分析

12.2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2.2.1 市场发展机遇

12.2.2 市场走势预测

12.3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机遇

12.3.1 有色金属节能降碳的潜力巨大

12.3.2 有色金属节能降碳符合政策导向

12.3.3 有色金属节能降碳技术水平提升

12.4 “双碳”目标下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2.4.1 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2.4.2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图表目录

图表 2018-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0-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图表 2021-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 2021年33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 2022年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图表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

图表 2021年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状况

图表 2021年重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

图表 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 2022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 2022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

图表 2022年我国能源总生产量

图表 2022年度全国累计发电装机

图表 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情况

图表 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情况

图表 2022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能源消费总量情况

图表 2022年中国能源行业投资与利润情况

图表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图表 有色金属产品类型

图表 有色金属产业链结构

图表 2022年十种有色金属日均产量及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有色金属(含黄金)进出口额增减趋势

图表 2018-2022年有色金属(不含黄金)进口额及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有色金属(不含黄金)出口额及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含黄金企业)企业季度盈利及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含黄金企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规上有色金属(不含黄金企业)企业季度盈利及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

图表 2018-2022年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单位能耗变化情况

图表 2022年铝电解环节电力消耗产生的单位排放(省市)

图表 火电铝与水电铝碳排放量

图表 中国电解铝行业用电结构

图表 2022年电解铝碳排放估算表

图表 空压机余热回收节能技术

图表 有色金属的冶炼废气污染

图表 不同金属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对比

图表 冶炼渣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情况

图表 固废综合利用、处理处置情况及相互依托关系

图表 砷在系统间的循环及流向示意图

图表 “十三五”期间国内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图表 湿法脱硫技术情况对比

图表 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中SO2含量对比

图表 冶炼烟气脱硫工艺对比

图表 各个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工艺应用情况对比

图表 脱硫工艺综合对比

图表 冶炼废渣不同处理技术的对比

图表 “211节能环保”科目具体款、项类名称

图表 2021-2022年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 2021-2022年中国绿色信贷占信贷总规模比例变化情况

图表 2021年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结构(按用途)

版权提示:共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kefu@gonyn.com、010-69365838。

关于共研

共研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产业咨询,致力于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

研究院每年提供的行研报告(精品)上千份,为消费者提供最具有性价比的产业咨询服务

销售体系

我们提供完善的售前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确保产品能与客户需求匹配,并竭尽所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研究方法

共研精益求精的完善研究方法,用专业和科学的研究模型和调研方法,不断追求数据和观点的客观准确。

品牌影响

共研观点和数据被媒体、机构、券商广泛引用和转载,具有广泛的品牌知名度

人才方面

我们的行业研究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一半以上为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985、211高校,具有完善的培训和晋级体系,我们的研究员基本上都具有2年以上的产业咨询经验。

服务成果

截至2022年共研产业研究院已累计完成各类咨询项目数万例,服务客户涉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百强企业、银行&券商、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领域企业等。

服务范围
精品研究报告
定制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场监测报告
市场调研服务
IPO业务咨询
产业规划编制
各级政府
发改委
招商局
产业园区
城投集团
商务局
科技局
科研院所与投资机构
高校
科研院所
银行
基金
企业
大型央企
地方国企
跨国企业
上市公司
民营企业
合作伙伴
专业团队

共研团队毕业于一流高校,拥有多年产业研究经验,专注并且专业。

品牌保证

共研出品,必属精品,共研已经注册35类商标保护,盗版必究。

售后保障

共研网提供充分的售前咨询和售后保障,详情请知悉客服。

顾客好评

感谢顾客对共研产品的认可。我们将继续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